发布时间:2024-10-22 19:28
提起道士,大家心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龙虎山天师、茅山道士、崂山道士。为什么说到道士似乎都绕不过去“山”,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其中的原因。中国有着悠久的神仙文化,历代神仙家对仙人仙界充满着热切向往,并用诸多文字来描述其美好。《神仙传·彭祖传》谈仙人:“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灵草。”腾云驾雾,入山潜海,何等的逍遥自在。对于仙人生活的神仙世界,东晋高道葛洪描绘:“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米英,居则瑶堂瑰宝,行则逍遥太清。”吃喝行止,无不高贵富丽适意。如此美好的仙界,当然是凡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在先秦神仙思想中,升山与仙化,山居与成仙,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发布时间:2023-07-18 12:42
天云古观位于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腰带山西南麓的聚仙谷内。主峰海拔648米,登其山顶,一览众山,皆儿孙之貌。此乃众山之尊,龙脉之首,古志称谓“龙祖山”。她东西横跨越7公里,南北纵深5公里遥,占地25平方公里,气势雄伟磅礴。 龙祖山林木蓊郁,遥望黛绿,又得名“遥黛山”。旧志载龙祖山“山腰有白石如带,望之隐如云气飘横”。别称玉带山。“玉带横云”乃是丰润八景之一。唐代以前,因更朝换代,战乱兵焚,人亡庙圮,无物可考。唐朝鼎盛,冀东兵燹暂息,道教尚得生息。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在聚仙谷石房沟复建玉皇殿。唐贞观19年(公元646年)夏初,唐王李世民御驾征辽,行至龙祖山下, “因唐王御带落地即没
发布时间:2023-07-18 12:40
道教的信徒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信士、居士、道士、法师四大范围。(也有分为:道士、隐士、居士、学士、信士五类的,法师可归类到道士里。) 信士是指信奉道教,但还没经过宗教认定仪式的人。 居士是指经过道教皈依仪式,拜过度师,并且对道经师三宝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全真)或九戒(正一) 的正式道教信徒,当代以持道教皈依证作依据。 道士是指在经受皈依仪式以后,再经受传度(正一)或者冠巾(全真)仪式,发放度牒(道士证)的道教神职人员,民间许多从事符法、预测或者风水堪舆的人士,未曾经受道教皈依,不懂道教经典,也不会道教科仪,却自称道士者也很多。这类人只能算是对某学业专攻的术士,和道士是不沾边的。
发布时间:2023-07-18 12:39
张宇初天师(1359—1410),字子璇,别号耆山。父为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洪武十三年(1280)授“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领道教事。张宇初天师才华横溢,著作甚丰。主张以虚静为本,以文明道,志在穷性命之源,溯道之本。他不但是天师世家之中的佼佼者,也是明清时期道教史上出类拨萃的人物。 其著作《道门十规》则成了天师道乃至于正一派一部重要的关于清规戒律和指引后世道门子弟修行的经典。张宇初天师撰写这本《道门十规》的目的是针对当时道教弊端,制订了十项规章,以加强对道教之管理。对于道教之渊源和流派、立教本旨、道教发展过程中之种种问题和今后应当遵守之原则,均有简明概括之叙述,为明初道教规
发布时间:2023-07-18 12:39
道家文化支脉众多,皆是一颗丹心维系着中国文化的传统精华,由于华夏大地,地大物博,人情风貌各异,历史变迁更迭,造成了很多道家人才的分布不得以星罗棋布,遁百姓街巷,秘传道德之术,其中法术流派就异彩纷呈,但是未见改革开放以来大放异彩,皆因天时地利之碍,不得已隐迹江湖,无人得知其堂奥和面貌。今感八运当道,天运合仁,特将在民间隐迹之道法举例几种,不让其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也算是作为一位道家子弟,为发扬道家精神,略尽绵薄。这些法脉隶属于道家,但不属于道教,准确的说,他们是民间某个地域文化形成的宗教,人们称之为民间法教。当然,法教与道教的关系是千丝万缕的,其思想也一样,都源道而生。他们同体有山相医命卜五术流传
发布时间:2023-07-18 12:39
自古道门内部有“十道九医”之说,农历四月廿八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真人圣诞,当愿众生,福寿康宁!在道教中,与医学相关的神仙信仰有很多,较多有神农、岐伯、雷公、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淳于意、王叔和、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刘守真、韦慈藏、韦善俊等。最著名的药王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徽宗曾封其为"妙应真人",孙思邈信仰较为普遍,很多宫观或自取名药王庙、或设药王殿供奉。孙思邈祖师在道教尊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药王孙大真人”、“开元普度天尊”、“感应普救天尊”等,居天医采访院药王妙济宫、九天保莲宫等。孙思邈,首先是位
发布时间:2023-07-18 12:38
高功法师对水的加持,是自身与天地合一的过程,高功法师要引天地三光正炁注入水中,自身便承担了天人沟通的媒介,也是一次内炼的过程。一、道教尚水水本身是洁净之物,也能洗净他物,道教素来崇尚水,认为水是善的体现,最能体现道性,所以说 " 上善若水 "。在道教很多的科仪仪式中,也离不开水的作用。我们时常看到高功法师在举行斋醮科仪的过程中,手执水盂,朝坛场内外喷水,喷水又叫 " 噀水 ",法师将水含在口中喷出,要喷出云雾状,这是有一定技巧的。水是天地所赐,有的科仪说文中说到:五方净水胜非常,一滴能令遍十方。荡秽除氛尘不染,清净自然及坛场。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水的作
发布时间:2022-12-03 18:14
道经云:夫为学道,莫先乎斋。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居。 道教在制定戒律的同时,还特别设立了斋日,斋日是一月之中应持斋戒的日子。这一天必须严格遵守道教戒律,这样举行仪式时才能有天神护佑,才能有求必应,心神感应。 道教的斋日有十直斋日、八节斋日、三元斋日、四始斋日、三会斋日等 十直斋日 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可取二十七日)。 十直日:一月中规定禁止执行死刑、屠宰、渔钓的十天。《因缘经》云:每月十直斋,各有善神直日。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杀君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十五日天帝及三官俱下,十八
发布时间:2022-11-29 10:33
小编有话说: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所撰《崆峒问答》,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用非常直白、浅显地语句,解答了道友在初入道门时,碰到的诸多问题,是正一道基础入门必读经典。 各位读者,全文有两万多字,没有几人能一口气读完,可以收藏起来,有空就读几段,常读必有真收获。 序言 曾念樱整理袭封五十四代大真人张继宗,字善达(1666年一1715年)清康熙四十二年授为光禄大夫,四十六年赐建府第于京师。” 《崆峒问答》是流传在上海地区关于道教基本知识的抄本。从内容方面看可能是最全面的抄本,共317问(328)。答者是“ 《崆峒问答》至今未见正式的刊行本,是尚未发现抑或其他原因,确实不得而知。余在废纸堆中检
发布时间:2022-11-29 10:33
一二〇问:箓有治炁坛靖何也? 答曰:天下有二十四炁,即历之冬至、小寒等是也。道家谓之都、贡、察、平、长五炁等也。都领神、都监神、监贡、领贡、监察等炁。炁者,乃阴阳二炁,各分右左,共成二十四炁。修炼者能明此五炁,然后按时焚修。治者,理也,即治事之谓仙品职之衙门也。天有二十八宿,降炁于治,发生万物俱在蜀中,修炼者能知何治、涵何炁,即可调和六炁矣。 一二一问:治为涵蓄天炁,化生万物之地,理应天下俱有,为何独在蜀中耶? 答曰:地脉以昆仑为首,分三派而入中国,山川包裹,以四川为胸膈,故二十二治并在蜀中,而阳平治在川陕之交,总二十二治之门户;北邙治在河南开封之北,当天下之中,受天下之正炁,如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