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道士修行大多喜欢上山

时间:2024-10-22 19:28

提起道士,大家心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龙虎山天师、茅山道士、崂山道士。为什么说到道士似乎都绕不过去“山”,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其中的原因。

中国有着悠久的神仙文化,历代神仙家对仙人仙界充满着热切向往,并用诸多文字来描述其美好。《神仙传·彭祖传》谈仙人:“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灵草。”腾云驾雾,入山潜海,何等的逍遥自在。对于仙人生活的神仙世界,东晋高道葛洪描绘:“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米英,居则瑶堂瑰宝,行则逍遥太清。”吃喝行止,无不高贵富丽适意。

如此美好的仙界,当然是凡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在先秦神仙思想中,升山与仙化,山居与成仙,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仙,《释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古人认为,山是与天相通的,成仙可以通过升山来实现。我国名山自来有五岳之划分,中岳嵩山,《风俗通义·山泽》云:“嵩高为岳,峻极于天”。高耸的嵩山,可上达天际。所以在神话传说中,中岳嵩山山神每年都要升天叩见天帝。据《嵩高志》引《无上秘要》云:“中岳嵩山君,姓角讳普生。......常以四季月干支俱土日,乘黄霞飞轮,奏真仙名录,上言于帝。”在中国民间崇信的诸神系统中,五岳山神与上天关系密切令人瞩目,从唐宋时期尊奉的王号和帝号看,五岳山神的帝王封号全都牵及上天:中岳嵩山,王号天中王,帝号中天崇圣帝;东岳泰山,王号天齐王,帝号天齐仁圣帝;西岳华山,王号金天王,帝号金天顺圣帝;北岳恒山,帝号为安天玄圣帝;南岳,王号司天王,帝号司天昭圣帝。五岳普遍以天为封号的做法,正是古人概念中,山与天通,高山是上天必由之途意识的反映。既然高山是人世与上天的通道,登山即可达天界,那么欲成仙者自然都要经由高山,升山栖山也就成为世人欲求长生仙化的重要途径。

道教化仙思想与先秦神仙学说有密切的承袭关系,道教修行的终极目标就是长生不老,飞升成仙。《老子想尔注》曰:“归志于道,唯愿长生”。葛洪《抱朴子》引《玉牒记》曰:“天下悠悠,皆可长生,患于犹豫,故不成耳。”在道教中人看来,长生和成仙都有特定的方法和途径。炼丹修真、服食丹药和导引行气、房中等术可求长生。若欲仙化,升山则是十分紧要的途径。因此,历代道士为了达成升仙的目的,往往都会选择隐入深山,潜心修行。

这种升山的习俗,对于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代道观的分布看,道教创始之初就主要汇集在诸多名山之上。东汉祖天师创道时设二十四治,每个治的治所所在地,大多设在山中,“置以土坛,戴以草屋”,这些就是道教宫观的雏型。

道教对修道炼养的中心地区,称为洞天福地。历史上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这些地区,几乎都是道教名山所在地,山上有大量道教宫观和众多的道士。如四川灌县青城山,在道教中被称作“宝仙九室第五洞天”,是十大洞天之一,始于东汉建安年间,宫观多为晋唐所建,逐渐成为高道云集的道教名山。

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对道教的创立和发展贡献,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事宗教实践活动,为道教的创立和发展进行宣传和组织;一种是潜心于道教理论研究,为道教和道派提供理论依据,当然也不乏集两种于一身的卓越者。这些人被后世道众或尊为祖,或奉为神。而围绕着他们的历史记录或神奇传说,也大多与道教名山分割不开。

例如,祖天师张道陵一生的活动和成就与三座山紧密相联:初入北邙山学长生之道,开始其创道活动;继而结茅江西贵溪龙虎山中,炼丹筑坛,精研道法;最后入四川鹤鸣山修行,著道书二十四篇,并创立起早期道教。因此道教创始之初,就与山联系在了一起。《参同契》作者魏伯阳被后世奉为“丹经王”,史料记载他著书情况,“云牙子游于长白之山,而真人告以铅汞之理,龙虎之机焉。遂著书十有八章,言大道也”。可见他的研究和著书也与名山胜景有关。东晋葛洪,史载其入罗浮山炼丹,并潜心著述,最终在山中“尸解得仙”。

葛洪《抱朴子·内篇》谓道书秘籍藏于名山五岳,认为道士炼丹修真,必入名山。由此入山传道修炼的风习愈发盛行,一些修道者为寻访丹卷道经和世外真人,纷纷入山结庐建观。受这种风习影响,山居生活为官场失意者和仕途不畅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一条逃避现实生活的道路;对心性清高,潜心于炼养修真以求延年益寿的富贵者、闲暇者,则是最为理想的生活方式。由此,古代陶醉于道教清风雅骨之超凡风度和名山幽林脱俗生活的诗人词客不可胜数。

说到这里,大家是否就明白道士修行为何喜欢上山了。其实,修行方式多种多样,能得清闲解脱遁入山林当然更好,俗世红尘中同样也能够取得成就,唯谨记练功、诵经、行善、持戒八字耳!

文字整理/华汛

大家还在看
《度人经》 不详 | 道学经典 度人经,全名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度人经),。被后世明代《正统道藏》列为开篇经书。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头。是道教太上洞玄灵宝派的核心经典。 受道家玄学盛行的影响,度人经在道家学者中颇受青睐。从南朝齐严东开始,至唐薛幽栖、李少微、成玄英、张万福,宋陈景元、陈椿荣、萧应叟,元薛季昭、陈观吾、陈致虚,明张宇初,都对《度人经》进行诠解注释。受宋朝崇老尚道的思想影响,宋真宗、宋徽宗更是为《度人经》作序。其中以道家思想盛行的唐宋时代注疏最多,理论也最为精湛。
《伤寒论》 张仲景 | 中医经典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出处可参照郝万山先生的讲义视频,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正一早晚课》 龙虎山 | 道学经典 道教素以敬天祀祖,修道行教,济世利人为宗旨,道教斋醮科仪的目的是道士通过诵经拜忏,祈祷神明,达到内以解脱生身以来诸多罪过,外以阐扬祖师无上大道。朗诵仙经,可使心与神明相交通,是修道者欲登仙境的阶梯。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不仅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更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历史上藏经丰富,但世道沧桑多有遗失,为了继承道教优良传统,弘扬道教文化,在地方政府宗教部门领导下,龙虎山道教协会对原散落在民间的道经古籍进行了搜集整理,将编成龙虎山道教文化系列丛书陆续发行。这本小册子就是在原《清微启请告歇科》基础上,依据有关道教经书进行了查对增删而辑录成册,并改名《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以供海内外道徒信士奉诵。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错误难免,欢迎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 龙虎山道教协会研究室 一九九四年八月一日
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 全真教 | 道学经典 太上玄门功课经分功课经序,早坛功课经,晚坛功课经三部分,包含经前韵赞、说经、妙经、神咒、宝诰、中堂赞等数种不同形式的经偈,其中功课经序介绍了讽经诵咒的重要性及准备上的要求,经内对念诵时的具体动作也有说明。
太上玄门晚坛功课经 全真教 | 道学经典 《晚课》,全称《太上玄门晚坛功课经》。该经和《早课》均为道教徒每日必诵的经典。《晚课》是由《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诸真宝诰》以及《三皈依》、《供养咒》等经典汇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