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以千金来命名此书极为恰当。《千金翼方》全书共三十卷,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宋代印本在明代以前失传了,所幸印版保存了下来,明朝万历年间,翰林院纂修官王肯堂奉万历皇帝之命纂刻了宋版《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
-
《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丛书,又名《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寿甫)撰。此书分为《处方学》8卷、《医论》8卷、《医话拾零》、《三三医书评》、《药物讲义》4卷、《伤寒讲义》4卷、《医案(附诗草)》4卷。系作者多年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之总结。是20世纪初我国重要的临床综合性名著。张氏致力沟通中西医学,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他认为:“欲求医学登峰造极,诚非沟通中西医不可。”其于沟通中西医的主导思想,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张氏重视基础理论,对脏象学说和解剖生理的互证尤为重视。书中指出:脑为元神,心为识神,心力衰竭与肾不纳气相通;脑充血与薄厥相近等等。在临证方面,讲究细致的观察和记述病情,建立完整的病历。其于诸病治法,注重实际,勇于探索,并独创了许多新的治疗方剂,体验了若干中药的性能。对诸如萸肉救脱,参芪利尿,白矾化痰热,三七消疮肿,生硫黄内服治虚寒下痢,蜈蚣、蝎子定风消毒等等,均能发扬古说,扩大药用主治。如对调治脾胃,主张脾阳与胃阴并重,升肝脾与降胆胃兼施,补养与开破相结合。书中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阐发医理,颇多独到的见解。书中载述张氏所制定的若干有效方剂;在方药应用方面,创用中西药相结合的方剂,并对石膏、生山药、代赭石等药的临床施治,在古人基础上有重要的补订、发挥。
-
《医林改错》
作者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人,世居玉田县鸭鸿桥。曾做过武库生,后至北京行医,是嘉庆至道光年间的名医。 王清任的主要著作为《医林改错》,这是一部几百年来令医学界争论不休的书。书中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的观点。其一便是“改错”,王清任认为,我国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切,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儿童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他认为前世许多医书的讲法不正确,须改正,故书名便为《医林改错》;另一主要内容主要表明了他对人体气血的一个特殊的认识。他认为气与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不论外感内伤,对于人体的损伤,皆伤于气血而非脏腑。气有虚实:实为邪实,虚为正虚;血有亏瘀,亏为失血,瘀为阻滞。他认为瘀血是由于正气虚,推动无力造成的,故血瘀证皆属虚中夹实。故而他倡导“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大法则,这就是他的著名的“瘀血说”。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方书。四十卷。唐.王焘撰于752年。本书汇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自序),进行了编选整理。卷一-二伤寒;卷三-六天行、温病、疟病、霍乱等;卷七-二十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二十一-二十二眼、耳、鼻、齿诸病;卷二十三、二十四瘿瘤、痈疽等;卷二十五-二十七痢、痔、外阴诸病;卷二十八-三十中恶、金疮、恶疾等;卷三十一-三十二采药、丸散、面部诸病;卷三十三-三十四妇人病;卷三十五-三十六小儿病;卷三十七-三十八乳石;卷三十九-四十明堂灸法。全书共1104门,均先论后方,所载医方约6千余首。书中引录各书均注明出处,颇具文献价值。本书收罗宏富,内容广博。为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1069年,本书曾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刻。1640年又经程衍道校勘。现存宋刻本(残卷)、明刻本、康熙影宋刻本、抄本及日本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作品章节
- 序 校正千金翼方后序 卷第一 药录纂要
- 采药时节第一 药名第二 药出州土第三
- 用药处方第四 卷第二 本草上 玉石部上品
- 玉石部中品 玉石部下品 草部上品之上
- 草部上品之下 草部中品之上 草部中品之下
- 卷第三 本草中 草部下品之上 草部下品之下
- 木部上品 木部中品 木部下品
- 人兽部 卷第四 本草下 虫鱼部
- 论曰 果部 菜部
- 米谷部 有名未用 唐本退
- 卷第五 妇人一 妇人求子第一 妇人积聚第二
- 妇人乳疾第三 妇人杂病第四 妇人面药第五
- 熏衣衣香第六 令身香第七 生发黑发第八
- 卷第六 妇人二 产后心闷第一 产后虚烦第二
- 阴脱第三 恶露第四 心痛第五
- 腹痛第六 虚损第七 卷第七 妇人三
- 虚乏第一 盗汗第二 下乳第三
- 中风第四 心悸第五 下痢第六
- 淋渴第七 卷第八 妇人四 崩中第一
- 月水不利第二 损伤第三 卷第九 伤寒上
- 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 太阳病用麻黄汤法第二 太阳病用青龙汤法第三
- 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 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 太阳病用陷胸汤法第六
- 太阳病杂疗法第七 阳明病状第八 少阳病状第九
- 卷第十 伤寒下 太阴病状第一 少阴病状第二
- 厥阴病状第三 伤寒宜忌第四 发汗吐下后病状第五
- 霍乱病状第六 阴易病已后劳复第七 卷第十一 小儿
- 养小儿第一 小儿杂治法第二 眼病第三
- 鼻病第四 口病第五 唇病第六
- 齿病第七 舌病方第八 喉病第九
- 噎病第十 耳病第十一 卷第十二 养性
- 养性禁忌第一 养性服饵第二 养老大例第三
- 养老食疗第四 卷第十三 辟谷 服茯苓第一
- 服松柏脂第二 服松柏实第三 酒膏散第四
- 服云母第五 服水第六 卷第十四 退居
- 择地第一 缔创第二 服药第三
- 饮食第四 养性第五 种造药第六
- 杂忌第七 卷第十五 补益 叙虚损论第一
- 大补养第二 解散发动第三 补五脏第四
- 五脏气虚第五 补虚丸散第六 卷第十六 中风上
- 诸酒第一 诸散第二 诸膏第三
- 僻第四 心风第五 风眩第六
- 卷第十七 中风下 中风第一 香港脚第二
- 瘾疹第三 疡第四 卷第十八 杂病上
- 霍乱第一 疟第二 黄胆第三
- 吐血第四 胸中热第五 压热第六
- 卷第十九 杂病中 消渴第一 淋病第二
- 水肿第三 痰饮第四 癖积第五
- 寒冷第六 饮食不消第七 杂疗第八
- 卷第二十 杂病下 备急第一 蛊毒第二
- 药毒第三 从高堕下第四 金疮第五
- 沙虱第六 瘿病第七 阴病第八
- 卷第二十一 万病 总疗万病第一 阿伽陀丸主万病第二
- 耆婆治恶病第三 蹋曲疗冷第四 卷第二十二 飞炼
- 飞炼研煮钟乳及和草药服疗第一 飞炼研煮五石及和草药服疗第二 服诸石药及寒食散已,违失节度,发病疗之法合四十五条第三
- 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 卷第二十三 疮痈上 黄父相痈疽论第一
- 诊痈疽发起处第二 候痈疽色法第三 诊知是痈疽法第四
- 诊痈疽有脓法第五 候人年得疽法第六 相五色疽死生法第七
- 敷贴第八 处疗痈疽第九 卷第二十四 疮痈下
- 痈疽发背第一 鼠第二 瘭疽第三
- 恶核第四 丹疹第五 甘湿第六
- 肠痔第七 疥癣第八 代指第九
- 湿热疮第十 卷第二十五·色脉 诊气色法第一
- 诊脉大意第二 诊四时脉第三 诊寸口脉第四
- 诊关上脉第五 诊尺中脉第六 诊杂病脉第七
- 卷第二十六 针灸上 取孔穴法第一 妇人第二
- 小儿惊痫第三 鼻病第四 舌病第五
- 香港脚第六 诸风第七 时行法第八
- 黄胆第九 疟病第十 第二十七 针灸中
- 肝病第一 胆病第二 心病第三
- 小肠病第四 脾病第五 胃病第六
- 肺病第七 大肠病第八 肾病第九
- 膀胱病第十 卷第二十八 针灸下 消渴第一
- 淋病第二 尿血第三 水病第四
- 痈疽第五 痔漏第六 脱肛第七
- 卒死第八 杂法第九 针灸宜忌第十
- 卷第二十九 禁经上 持禁斋戒法第一 受禁法第二
- 杂受禁法第三 禁法大例第四 掌诀法第五
- 禁鬼客忏气第六 禁温疫时行第七 禁疟病第八
- 禁疮肿第九 禁喉痹第十 咒禁产运第十一
- 卷第三十 禁经下 禁金疮第十二 禁蛊毒第十三
- 禁遁注第十四 禁邪病第十五 禁恶兽虎野狼第十六
- 禁蛇毒第十七 禁蝎蜂第十八 禁狗鼠第十九
- 护身禁法第二十 禁贼盗第二十一 咒童子令说鬼姓字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