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书院有三宝:冥想、道茶与道医咒枣

时间:2024-10-22 19:34

岐黄书院是一家以中医文化为主题的阅读空间,旨在成为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面向社会进行中医文化知识的普及传播,弘扬正能量,弘扬大医精诚之精神,讲好中医文化故事,挖掘整理中医药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元素。目前书院中医藏书近千册,所有书籍均免费向社会开放阅读。

书院在建立之初,定位就以公益性为主体,以“守正创新,传承精华”为核心理念,传播健康的养生方式,期望达到《黄帝内经》所讲的“上工治未病”的理想状态。同时书院将科学与传统国学文化相结合,挖掘传统文化之精髓,初步推出了冥想养生功、道茶和咒枣等三件适合大众的“宝藏”。

第一宝为“冥想”,此冥想是我们中华特色的冥想体系,与西方的冥想截然不同,岐黄书院的冥想来源于道家的内丹理论,原名五气朝元养生功,道家认为我们与大自然为一体,我们可以从自然、宇宙中获得“气”,古代道家方士常常习练此功法,采集自然之“气”来补充日常的消耗。

第二宝为“道茶”,虽名为茶但与茶毫无关系,它是一种以药食通源的食材为基础,通过食材的七情配伍和特殊的制作方法,经过历代总结发展而成的多种功能性养生茶。包括三清茶、流康茶、驻颜茶(女人茶)、固本茶、解郁茶、益中茶、清解茶、心舒茶、柔筋茶、湿降茶、调疏茶 、活润茶 、益元茶、益阳茶、红润茶、益阴茶、安舒茶、散结茶、常润茶等。

第三宝为“咒枣”,咒枣属于道家和中医隐秘流派传承的秘法,相传为宋时天师府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传给了萨守坚天师,在古时人们相信此枣可以用于疗愈疾病。古时道家弟子也以此枣当丹药食用,道家认为此枣具有养生、滋补、袪病等多种功效。《药典》也称,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之功能,是不可多得的食材。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药食同源、药食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中医文化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岐黄书院未来也将继续加大地药食同源领域的力量,以此为基础研发多类中医文化创意产品,结合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理念,探寻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入结合模式,让更多的人可以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




大家还在看
《度人经》 不详 | 道学经典 度人经,全名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度人经),。被后世明代《正统道藏》列为开篇经书。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头。是道教太上洞玄灵宝派的核心经典。 受道家玄学盛行的影响,度人经在道家学者中颇受青睐。从南朝齐严东开始,至唐薛幽栖、李少微、成玄英、张万福,宋陈景元、陈椿荣、萧应叟,元薛季昭、陈观吾、陈致虚,明张宇初,都对《度人经》进行诠解注释。受宋朝崇老尚道的思想影响,宋真宗、宋徽宗更是为《度人经》作序。其中以道家思想盛行的唐宋时代注疏最多,理论也最为精湛。
《伤寒论》 张仲景 | 中医经典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出处可参照郝万山先生的讲义视频,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正一早晚课》 龙虎山 | 道学经典 道教素以敬天祀祖,修道行教,济世利人为宗旨,道教斋醮科仪的目的是道士通过诵经拜忏,祈祷神明,达到内以解脱生身以来诸多罪过,外以阐扬祖师无上大道。朗诵仙经,可使心与神明相交通,是修道者欲登仙境的阶梯。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不仅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更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历史上藏经丰富,但世道沧桑多有遗失,为了继承道教优良传统,弘扬道教文化,在地方政府宗教部门领导下,龙虎山道教协会对原散落在民间的道经古籍进行了搜集整理,将编成龙虎山道教文化系列丛书陆续发行。这本小册子就是在原《清微启请告歇科》基础上,依据有关道教经书进行了查对增删而辑录成册,并改名《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以供海内外道徒信士奉诵。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错误难免,欢迎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 龙虎山道教协会研究室 一九九四年八月一日
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 全真教 | 道学经典 太上玄门功课经分功课经序,早坛功课经,晚坛功课经三部分,包含经前韵赞、说经、妙经、神咒、宝诰、中堂赞等数种不同形式的经偈,其中功课经序介绍了讽经诵咒的重要性及准备上的要求,经内对念诵时的具体动作也有说明。
太上玄门晚坛功课经 全真教 | 道学经典 《晚课》,全称《太上玄门晚坛功课经》。该经和《早课》均为道教徒每日必诵的经典。《晚课》是由《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诸真宝诰》以及《三皈依》、《供养咒》等经典汇集而成。